首页 > 实力展示

午餐肉的来历:原来是军粮美军二战吃腻却风靡世界80年

发布日期:2024-03-03 22:14:39  来源:小九直播篮球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饭对于人而言,那可是天一样大的事情。人只有吃饱喝足才有足够的体力从事各种劳动,并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样,在战场上,士兵们只有吃饱肚子,才有足够的力气和敌人拼杀。在抗日战争中,我国军队往往要集中四五倍的兵力才能围歼成建制日军部队,这里面固然有火力方面的差距,其中人的体力差异也是很重要的原因:由于饮食差距,当时的中国士兵普遍营养不良,想要和精壮的日军士兵肉搏,就得依靠兵力优势。

  说到吃,尽管我们自号大吃货帝国,但是真正的战地口粮中,还是要数美式军粮更加丰富多彩。而提到美式军粮,就必须提到斯帕姆午餐肉,这种诞生于1929年全球经济大萧条的食品在二战中伴随美国大兵走遍了世界,一直到今天,依然是最流行的罐头肉类食品之一。它的出现,保障了前线士兵在高强度的作战环境中热量的补充,从某一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午餐肉是同盟国打赢二战的一项看不见的保障。

  午餐肉的制作方式主要是把猪肉绞碎形成肉糜,再加入大量的淀粉,并适量加入盐、亚硝酸盐等调料,搅拌均匀做熟后压制成形,然后装入金属盒内,密封起来。这样一罐午餐肉就做成了。

  西方世界由于长期保持接近于游牧的生活,所以西方人自古以来就崇尚肉食,这一点和以农耕为主的东方民族有很大的差异。而即使进入工业社会以后,西方世界对肉食的消费更是慢慢的升高。但是在1929年席卷全球的首次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中,整个社会的收入大幅度减少,因此很多人吃不起肉,导致猪肉严重滞销。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荷美尔食品公司(Hormel Foods, LLC)的杰伊荷美尔尝试使用其他食物替代肉食,以降低肉类的销售成本,扩大销量。

  荷美尔的做法就是将少量的猪肉绞碎后和淀粉混合,做成午餐肉销售。当时的午餐肉名为斯帕姆,SPAM是shoulder of Pork And haM的缩写。由于荷美尔在斯帕姆中特别加入猪肉中的筋腱和肥肉,这样整体的午餐肉由于浸润猪油,所以有很浓的肉味,但是由于加入了大量的廉价淀粉,因此午餐肉尽管经过多道加工工艺,但其销售价格只有同重量纯猪肉的三分之一。所以已经推出立即受到欢迎,在整个大萧条期间,很多美国家庭都以斯帕姆作为猪肉的替代品,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午餐肉在最低限度上保证了美国国内的社会情绪,最终确保美国没有走上类似于德国的极端路线。

  随着1933年罗斯福新政的不断展开,美国政府开始大规模干预经济,并以国家税收为保障,开始投资大量的公益设施建设,美国经济由此逐渐进入复苏。美国经济复苏后,随着人民收入的提升,人民开始重新购买新鲜猪肉,购买午餐肉的人慢慢地少,荷美尔公司的销售量日益下滑。但是,就在荷美尔公司一筹莫展之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而这场空前惨烈的人类浩劫,却成就了斯帕姆午餐肉的世界名声。

  因为士兵也是人,是人就必须吃饭。而新鲜的肉类在战火纷飞的前线难以保存,而且生鲜肉类也难以在前线就地加工——二战时期的各国阵地中,如果是白天,只要飘散出炊烟,就必然会招来敌人的炮火伺候;如果是夜间,烧煮的火光同样会招来敌人的炮火。这一点,我国的志愿军将士在朝鲜战场上也是深有体会,因此后勤保障也一度是志愿军在朝鲜最难以解决的问题。

  尽管西方各国的主食是面包,而面包可以烤好后送上前线,即使放凉了也不妨碍食用,但是前线打仗的士兵们不能只吃面包而没有配菜,特别是行军打仗是一项极为消耗体力的活动,弄不好还会丢了小命,所以吃饱吃好是保持军队战斗力的一项重要条件,如何为士兵提供简单方便,同时又有足够热量的饮食,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为了有效解决前线士兵的吃饭问题,美国陆军向荷美尔公司订购了多达1500万罐的罐装斯帕姆午餐肉,将其配发给前线作战的美军士兵。不仅如此,午餐肉还被作为军援,交给同盟的英军甚至是苏联军队,用以援助其和纳粹作战。

  对于在本土吃香喝辣的美国大兵而言,午餐肉实在是个可恶的敌人。由于美军定购量太多,以至于前线的美军实在吃腻了这种打着肉的招牌,其实只是淀粉和猪油混合物的东西。前线的美军士兵给午餐肉起了很多绰号,例如某型疑似肉(Something Posmg As Meat)、下水肉(spare Parts Animal Meat),不过更多还是叫作灵肉(Mystery Meat)。为此甚至有美国大兵直接抱怨称,斯帕姆午餐肉就像敌人的子弹以及淋病一样,是几百万美国大兵共同的敌人。

  而且荷美尔公司在二战中由于接到了美国陆军太多的订单,生产忙不过来,所以还曾经一度偷工减料,在配料中再次大幅度减少猪肉的配比,增加猪油的份量,这导致战时生产的斯帕姆午餐肉口感更差,甚至吃不出肉的味道,只是满嘴的猪油。荷美尔公司也因此恶评如潮,最终美国政府不得不出面,以行政方式干预荷美尔公司的生产,才确保了午餐肉的质量。由此可见,资本家无论哪国都一样的黑心。

  和工业强大、保障有力的美军不同,二战时期的英军、苏军等盟国军队可没那么多时间研究怎么样让士兵吃得好,毕竟对于国土被纳粹炸成焦土的国家而言,有得吃就是一种幸福。午餐肉无论在英国还是苏联,都曾经大受欢迎。英军士兵用午餐肉配合煎蛋、或者直接用来炖汤。

  苏联红军更是把午餐肉当作绝佳的美味,因为二战时期苏联有约四分之一的国土被德国占领,但是这片国土上却聚集了苏联超过80%的工业产业,由于工业大量毁于战火,苏联军队的后勤可以说捉襟见肘。根据记录,苏军士兵的主要口粮是俗称大列巴的苏式黑面包,而在战时,这种面包也难以确保供应,发到士兵手中的黑面包,往往还掺杂着棉籽、荞麦甚至是木屑。在这种情况下,一盒斯帕姆午餐肉对于苏军士兵而言,无异于美味佳肴。苏军的士兵甚至根本不需要加热,只用刺刀将午餐肉切成小片,就着大列巴吃。由于英美前往苏联的运输线并不稳固,经常遭到德军的袭击,航线上最主要的物资还是各种武器装备和军火弹药,因此运抵苏联的斯帕姆午餐肉数量有限。在当时的苏军中,只有执行特殊任务,或者是在战场上取得特殊成绩的士兵,才可以获得午餐肉作为奖赏。

  和相对比较发达的欧洲不同,在亚洲战场上,无论是日本还是韩国,在见到斯帕姆午餐肉后,几乎一瞬间就扔掉手里的饭团和寿司,争相抢夺这种美式军粮。因为在当时的亚洲,尽管日本在1905年日俄战争击败俄国后跻身新列强行列,但是就综合国力而言,日本和欧美还有巨大的差距,这一点在饮食上体现尤为明显,日式的军粮也就比中国抗日军民的野菜小米好一点,和美军吃到腻的午餐肉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在二战结束后,美军驻扎在韩国并一直延续至今,而由于80年代以前韩国极为贫困,以至于美军在当时根本没办法在当地采购足够的食物供美军消费,所以驻韩美军的军粮,在数十年冷战期间,几乎都是从美国本土空运而来。其实即使在今天,韩国人餐桌上的很多食物依然来自美国。而在当时,食物极度匮乏的韩国人经常去翻检驻韩美军的厨卫垃圾。这是因为美国军队的饮食标准有严格的规定,凡是已经放置过期的食物,无论是不是腐败,都将被扔掉,然后采购新鲜食材。所以在当时有大量的斯帕姆午餐肉因为过期而没扔掉。

  对于美军而言已经过期的午餐肉,对于根本无饭可吃的韩国人而言,也是比大米饭更美味的食物。穷困的韩国人可不管午餐肉有没有过期,只要能捡到就是好东西。韩国人把这些美军丢弃的午餐肉罐头带回家,把午餐肉切成片或者条,和自己种的白菜一起下锅煮熟食用。久而久之,这道菜居然还成了韩国一道流行的名菜——部队锅。这大概是连午餐肉的发明人,荷美尔都没想到的情况。不过这里的部队锅可不是韩国部队或者美军部队吃的锅,而是用捡来的过期午餐肉罐头合着白菜、粉丝、豆腐等素菜煮出来的穷人食品。

  一盒小小的午餐肉看起来似乎并不起眼,但是在整个二战期间,荷美尔公司总计向美国军队以及同盟国军队提供了总量高达1亿磅(1磅=0.454公斤,1亿磅约合454万吨)的斯帕姆午餐肉罐头,它的口味虽然一般,但是却能够为前线的士兵提供充足的热量补充,而在当时,全世界只有美国能做到大规模生产这种肉罐头,并且将其运送到世界各地,分发到前线作战的士兵们手中。这中间所体现的,正是当时美国强大的综合国力。

  其实,从一张餐桌,就能够准确的看出国力的强弱:二战时期,只有美国能够为前线的士兵们提供大量午餐肉以确保士兵的战斗力,而且这种被美军吃腻的食物,在其他几个国家(例如韩国)甚至还被奉为天赐美食。美国和世界其他几个国家之间的国力差异由此可见一斑。

  在当今,我国被网友们亲切的称为大吃货帝国,这一点也充分说明了我国综合国力之强。根据统计2018年中国总计消费8700多万吨肉类,其中猪肉约为8000万吨,折合过来几乎相当于每2个中国人就吃掉了一头猪。同时我国的蔬菜年消费高达500公斤/人/年,蔬菜作为一种新鲜食物,其保质期较短。500公斤的年人均蔬菜消费量体现出的正是中国强大的农业产业化和运输业的大规模发展,而农业产业化所需的农机、化肥;运输业的汽车、火车、公路、铁路等等无一不是中国强大工业实力的体现。所以说,一张小小的餐桌,体现的正一国的强大。

  在韩国人把以午餐肉作为主料的部队锅当作国家名菜时,中韩之间的国力差异已经暴露无遗。所以让他们去吃淀粉混合的午餐肉,我们把午餐肉当作美食的时代早已一去不返了。